南通职业大学“党支部每周一学”学习材料 (9月23日)
日期:2020-10-27 14:44:58  发布人:xcb  浏览量:787

    党员同志们:
    上周二学校印发了《关于重申工作纪律要求的通知》,而在上周三的检查中,仍然发现50多名处室和学院的管理岗位人员存在上班迟到的问题。准时上班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底线。工作纪律执行的严与松,与学校党风校风的好与坏息息相关。上班迟到,反映出部分教职工缺乏组织纪律性和集体归属感,缺少对7点50分上课的广大师生的同理心,折射出这些教职工思想上的松懈、责任上的松弛和纪律上的松散,消耗了师生群众的信任。本周政治学习,以“增强底线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为主题,针对上班迟到这一严重问题,围绕“三个坚持、三个反对”开展学习研讨。
     一、理论学习
    (一)《习近平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划出的四条底线》节选(来源:《学习中国》)
    底线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时刻牢记越过底线的严重后果,始终警醒自己坚守底线。习近平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党员干部必须坚守哪些底线呢?请一起学习习近平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划出的四条底线。
     一、法律底线
    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底线,更是党员干部的底线。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我们就是要不折不扣贯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2015年2月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
    要在法律之下行使权力。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权力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要增强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摒弃人治思想和长官意识,切实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要始终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要学法懂法,维护法律权威。党员干部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准确把握我们党处理法治问题的基本立场。首要的是学习宪法,还要学习同自己所担负的领导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二、纪律底线
    党规党纪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是管党治党的尺子,也是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同时,所有党员干部还必须明白,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要求更高,这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党内规矩既包含成文的规定,也包含一些未成文的党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习惯做法。2015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守住纪律底线,首要的就是守住政治纪律底线。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守住纪律底线,就要尊崇和维护党章。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处在党内制度的顶层和塔尖,规定的是党员和党组织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政治规矩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规则、组织约束、优良传统和工作习惯。遵守政治规矩是讲党性、讲政治的具体体现。2015年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三、政策底线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理论、意志、主张在治党治国、执政理政上的具体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旦确立,服从和执行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行动的准则,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可违反、不可变通的底线。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指出:“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
    守好政策底线,党员干部要不折不扣地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首先要学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做事的原则和方向。其次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以局部或个人利益来决定取舍,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或变通执行。
    守好政策底线,党员干部要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政令畅通。思想上保持一致,就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定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上保持一致,就要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坚决贯彻、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仅要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需要把中央精神转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转化到推动具体工作部门、工作单位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中去,为破解发展难点、解决发展难题提供依据。行动上保持一致,就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切实做到令行禁止,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四、道德底线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来说,不仅有明确的法律底线、纪律底线和政策底线,而且还有人民群众心中的道德底线也必须坚守。由数千年中华文明积淀而成的一般性社会公德的就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的道德修养应在社会公德的一般性要求之上,应该成为普通大众的道德标杆。
    中华民族崇德尚道。《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提出,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员要“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党员干部必须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坚守最基本、最朴素的做人做事道德底线。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习近平强调:“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明辨是非,克己慎行,讲操守,重品行,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明底线、守底线是党员干部修身正德、干事创业的必修课。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专题学习2

——《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1.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和师德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四个相统一”。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要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学生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要引导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高尚的道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要引导教师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加深对党情、国情、社情的认识,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引导教师正确行使教师职责,谨遵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公平正义和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坚持“四个相统一”,是对教育规律的自觉遵循,也是教师为人、为师、为学的内在要求。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教育引导和自我修养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加强师德教育引领,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传承中华师道。同时,教师自身要养成师德自律习惯,发扬主人翁精神,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将师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中守师德。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长效化、制度化。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广既要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要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自尊自律自强玖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 师、学问之师,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 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到教师队伍 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对 极少数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害群之马,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
    2.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育人由育师开始。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
    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支持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工作,关心和支持教师教育的发展。要不断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加大教师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强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师范院校建设标准和师范类专业办学标准,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
    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和系统培训。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个好老师带出来的。要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的有机衔接。夯实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教师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苦练内功,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鼓励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3.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给他的初中语文老师陈秋影回信:“尊师敬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毛主席对徐特立老人所说的那样: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老师的恩情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2016年,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他专门邀请了曾经教过他的陈秋影、陈仲韩等老教师,还特别邀请了过去曾教过自己、但已去世的老教师的家属。在同师生座谈时,八一学校校长说,欢迎首长回到母校。习近平总书记说:“到这儿就没有首长了,都是学生。"一位老师情不自禁地对总书记说:“您心里总是装着学校,装着老师,装着同学。"习近平总书记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这份溢于言表的拳拳感恩之情,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习近平总书记为全社会尊师再救树立了典范。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要保障教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机会;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要使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要使教师的职业更具有成就感和吸引力。
    提升教师地位,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要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高等学校教师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高校教师从教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农村及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问题,强调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为国家教育事业建功立业。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要有基本保障。对扎根边疆、扎根乡村的教师,要给予更多关爱和培养。国家教育经费要注意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这是个大账、长远账,要想明白、算清楚。”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再次强调,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要在政策上和待遇上给他们更多倾斜,让他们扎根农村,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
    提高教师地位,要大力弘扬尊师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凝聚社会共识的纽带,必须把尊师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尊师教育,营造全社会尊师光荣的浓厚氛围。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把尊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育人平台,帮助每个孩子从小埋下尊师的种子。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深入开展尊师活动。
    提高教师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履行好自身使命与主体责任。要从战略髙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确保党和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教师在组织上有依靠,工作上更体面。优化教师管理服务,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管理,进一步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观看视频
    1.《反对自由主义》(时长7分钟)
    《反对自由主义》是1937年9月7日毛泽东同志写的一篇文章。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列举了自由主义的11种表现,剖析了自由主义的危害、来源以及自由主义者的思想方法,号召共产党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这篇文章,对纠正党员思想上的不正之风,加强党的组织纪律性,具有重要意义。
    2.《江苏南通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荣膺江苏“时代楷模”称号》(时长27分钟)
    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是由213名教师组成的支教队伍。从1988年起,先后10批281人次赴云南省宁蒗县支援当地教育事业。32年来,他们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以振兴民族地区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己任,跨越八千里路,立足三尺讲台,传播知识,播撒文明,累计为宁蒗培养了2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输送了1万多名大、中专生,开创了东西部教育合作先河,探索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支教扶贫之路,为建成民族地区教育强县、建设小凉山地区最美彝乡、实现宁蒗地区各族人民整体脱贫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新时代江苏教育工作的优秀代表,是致力脱贫攻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群体,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典型。
    三、研讨主题
    同志们,下半年的“党支部每周一学”将围绕以下“三个坚持、三个反对”进行:一是坚持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反对“只说空话套话,不俯下身子抓落实”的漂浮作风;二是坚持用对事不对人的斗争精神,反对“宁愿不干事,不愿得罪人”的老好人现象;三是坚持用创新创业创优的担当勇气,反对“不愿否定自己、不敢否定自己”的僵化思维。
请围绕“三个坚持、三个反对”,从底线意识、责任使命、同理心三方面,谈一谈上班迟到的危害、成因和如何切实做到不迟到、不早退。